「所有人所有事,都是從一個小小開始而開始的」
一、活得閃閃發光的女孩
昨天去做皮拉提斯
遇見一位說起「茶」,就在發光的女孩
她是多家飯店、公司、咖啡廳的茶葉供應商 (toB)
也經營著高質感的果茶品牌 (toC)
但在活成一個閃閃發光的人之前
她也曾迷茫困頓
把自己過成只是一攤肉
和一團混亂不堪的情緒
—
我好奇地問: 「妳完全沒有茶葉背景,是怎麼一步步走到這裡的?」
從令人身心俱疲的電子業辭職後
女孩當起了背包客去歐洲旅遊
因不喝咖啡,所以特別喜歡去逛茶館
這才讓她發現,原來台灣的茶,不僅國外有賣
還是精品等級:品質精品、價格也很精品
正驕傲地與他國背包客,分享這是來自台灣的茶時
卻被一句話問愣了:「台灣的烏龍茶,跟歐洲紅茶有什麼不同?」
—
為了更有底氣介紹台灣茶,做好國民外交
女孩回台後,便去上了茶相關的課程
甚至主動詢問老師有沒有茶館的工作機會
因為她想要更有系統的學習
就這樣
女孩邊在茶館上班、邊在飲料店打工
認真參加各種茶葉、茶藝課程
主動去認識許多優質茶農
並考取了多張專業證照
一步一步踏實地往前走
也漸漸找回對這世界的悸動
—
二、福格行為模型
知名的「福格行為模型」
恰恰應證了女孩一路成長的路徑
這個模型,
被許多暢銷書像《原子習慣》、《鉤癮效應》給引用
但作者覺得內容講得都不夠全面、也不夠系統化,
所以決定自己出書,
通透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!
—
福格行為模型說:
『B = MAP』
要讓任何一個行為(”B”ehavior)發生,
需要同時滿足三個要素:
動機(”M”otivation)、能力(”A”bility)、和提示(”P”rompt)
—
❤️ 動機:
有足夠強大的動機,才能幫助我們「開始」
不過,想要有持續的行為改變,動機卻不是最重要的
因為動機很不可靠,總是變來變去、無法預測
我們也很難在動機上,做出主觀的努力
⫸ 女孩一開始想學習茶,是為了做好國民外交 但隨著越深入的認識,並發現自己在品茶上獨特的天賦 女孩學茶的動機也不斷改變
—
❤️ 能力:
能力是維持行動最可靠的要素
想要「堅持」做下去,就必須讓自己有能力做到
這我們可以從2大面向著手:
- 想辦法讓自己變強:提升技能、獲取工具和資源
- 想辦法讓行為變的微小:行為越簡單,就越容易發生。 哪怕你動機很低、意志力很弱的時候,你也能做到的最小行為
⫸ 所以,女孩一開始先從茶館練習
每次給客人泡茶,就是她一小次的機會
花了2年的時間,品過了茶的四季
領略了不同產地和製茶的味道
之後才慢慢接觸茶廠、考取專業證照
成為她現在賣茶的底氣
先從簡單的事情開始,循序漸進地做下去
漸漸地,你會發現之前做不到的事情,現在也能輕鬆完成!
❤️提示:
提示是隱形的驅動力,不管是自然還是特意設計的,
提示都是在告訴你:「現在,就是做這件事的最好時機!」
生活中常見的提示可以分成3種類型:
- 人為:自己或他人的提醒
- 環境:設計周圍環境,來提醒自己
- 行動:利用既有的行動,來提醒自己
⫸ 就像女孩每天都把自己浸泡在茶的環境中,
充滿著老闆的提點、與顧客的互動
不僅在茶館上班,還去手搖飲料店打工,
就是想幫助自己釐清,
到底哪一種類型的茶事業,
是自己比較熱愛的!
—
三、要多給自己一點耐心,面對正在長大的自己
花了半小時,聽完女孩5年的故事
雖然過程中的掙扎、想放棄、和自我懷疑
都只是用一抹微笑,雲淡風輕的帶過
但身處於黑暗的當下時,一定很不好受
人的天性,總是急於求成
看到別人活得閃閃發光時
總會期許自己也能如此
可卻常耐不下心,等不急正在長大的自己
其實
我們回頭看看自己這5年
不也是成長了很多、活得更有韻味了嗎?
而每個黑暗時刻,都將成為我們獨特且動人的聊天故事
願我們,
都能給自己多一點的耐心 🙂
耐心等著自己長大
耐心度過低潮的黑暗
—
不想開始,也難以堅持,怎麼治?
福格行為模型,提出了很棒的依據!
有興趣的話,可以直接去看原書:
《設計你的小習慣:史丹佛大學行為設計實驗室精研,全球瘋IG背後的行為設計學家教你慣性動作養成的技術》
—
P.S.
最近深深感受到提示的重要性!
我每天要練習2次薩古魯的香巴維大手印 — 一種瑜珈&冥想(連續40天),
進入了嚴重的撞牆期
上完課後的那種澎湃動機,早已趨於平靜
每次要練40分鐘,雖然動作都做得到,但內心就覺得好久
早上總是賴床,不是因為沒精神想睡覺
而是在拖延去做瑜珈&冥想
但靠著刻意設計的人為、環境、和行動提醒
還是幫助我堅持了23天,都沒有中斷過!
至於下週要去日本單攻富士山
好苦惱該怎麼抽出2次時間做瑜珈&冥想XD
該不會要在山頂的火山口練習吧?!